北京企业坏账清理:别让烂账拖死的快速回款实战技巧

 文章资讯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7-30 10:29:36

企业经营里最闹心的事儿,不是没订单,是订单做完了钱收不回来财务桌上堆着厚厚一摞逾期3个月以上的应收账款,业务总说“客户说再等等”,老板天天催财务“赶紧把钱要回来”,可催款电话打了几十次,对方要么不接,要么扯“资金紧张”,最后变成烂账挂在资产负债表里,拖得企业现金流都快断了。其实不是催款难,是很多企业没找对方法催款从来不是“逼债”,是“用对技巧把钱拿回来”,我帮10多家企业清回千万烂账的实战经验,照着做就能用。

很多企业催款是“不管金额大小、不管客户有没有钱,全推给财务打电话”,结果精力分散,大客户没盯紧,小客户催得烦。正确的做法是把坏账按“回收可能性”和“金额大小”分成四类。类是“高概率能收、金额大”比如客户还在正常生产,之前付款记录好,只是最近逾期1个月,金额50万以上,这类要集中公司最有经验的人,业务负责人加财务一起盯;第二类是“高概率能收、金额小”比如小商户逾期3个月,金额5万以下,要快速处理,比如让业务用企业微信发:“张哥,您上次说这周五付款,我这边财务要关账了,麻烦今天转一下,不然我得加班做调整,谢谢您了”,用“人情压力”逼他付款;第三类是“低概率能收、金额大”比如客户停产但有厂房抵押,金额100万以上,别自己耗,找专业催收机构或律师,他们有资源查客户资产;第四类是“低概率能收、金额小”比如客户倒闭,金额1万以下,直接核销,别浪费精力。我之前帮一家餐饮供应链企业做分层,把20万以上、还有3家门店在营业的客户归为类,集中盯了1个月,清回了80%的款,而之前他们把精力放在1万以下的小客户上,耗3个月才收2万,根本不值。

很多欠款方的借口就那几个:“没收到对账单”“数据不对”“我没签字”,解决办法很简单把对账变成“带证据的场景”。不是发个光秃秃的Excel,要附“交易凭证链”:合同里关于“发货数量”的条款截图、对方仓管员签字的发货单照片、给对方开的增值税发票底联、上个月对方财务回复“数据无误”的微信记录截图。然后用“闭环式沟通”:发邮件时主题写“XX合同10月货款对账明细(附您方签字凭证)”,正文写“王姐,这是XX合同下10月的发货明细,10月15日的300箱货物是您方李经理签字收的,10月20日开了发票(票号XX),您上个月25号说数据没问题,麻烦今天确认一下,有疑问我1小时内到您办公室核对”。发完邮件,再用企业微信转发一遍,加一句“邮件我发您了,麻烦看一下,确认了告诉我,我好跟财务报备”。如果对方说“我记得不是这个数”,马上把发货单截图发过去:“王姐,您看这是李经理10月15号签的收货单,写的是300箱,没错吧?”对方一般就没话说了。还有,别信“口头承诺”如果对方说“下周一定打款”,要马上回复:“好的,张总,那我把您的承诺同步到我们的对账群里,周一上午我会发个提醒,避免您忙忘了”,把口头承诺变成书面记录,后期对方反悔,你有证据。

很多人催款只会说“你欠我钱,赶紧还”,但客户拖欠要么是没钱,要么是觉得“还不还无所谓”。要把“催款”变成“帮客户解决问题”。我之前帮一家电子元件企业催款,客户是做家电的,拖欠80万,原因是下游经销商没付款,资金紧张。我让电子元件企业的业务负责人去谈:“我们有个下游客户是做小家电的,最近要进一批元件,要不我帮你牵线,把你的家电卖给他?这样你拿到钱,就能还我们的款了”。后来客户真的通过这个渠道卖了一批货,拿到钱后马上还了60万。还有“付款折扣”的技巧不是直接说“打9折”,而是说“李总,我跟老板申请了,要是您3天内付全款,我们给1%的折扣,相当于您少付8000块,而且我还能帮您把下次的订单优先排产,您看划算吧?”要把“折扣”和“额外好处”绑在一起,让客户觉得“早付款有好处”。我之前帮一家建材企业做这个,把逾期1个月的客户都发了这个offer,结果3天内收回来了40%的款。

不是要起诉客户,而是用法律工具给客户“压力”,同时给解决方案。比如“律师函”别写得跟“最后通牒”似的,要写“提醒+解决方案”。比如:“XX公司:根据贵我双方2023年5月签订的《采购合同》,贵方应于2023年10月31日前支付货款50万元,截至2024年1月31日,贵方已逾期92天。我们希望与贵方友好协商解决:1. 若贵方在2024年2月5日前支付全款,我们放弃逾期利息(按日万分之三计算,截至今日约4500元);2. 若贵方资金紧张,可分3期支付:2月10日付20万,3月10日付20万,4月10日付10万,无逾期利息。若贵方有其他方案,请于2024年2月2日前联系我方法务专员XXX(电话:XXX)。”这样写,客户觉得你不是要逼他,而是要解决问题,更愿意配合。还有“支付令”如果债权债务很清晰(有合同、对账确认书、发票、转账记录),没有争议,支付令比起诉快多了。申请步骤很简单:准备好上述证据,写一份《支付令申请书》(写明申请人、被申请人、请求金额、事实理由),到被申请人所在地的基层法院立案庭提交,一般1-3天就能发出支付令。对方收到后15天内不提出异议,就要付款;如果提出异议,支付令失效,但你可以马上起诉,这时候对方已经知道你有法律意识,更愿意协商。我之前帮一家广告公司申请支付令,客户是房地产公司,拖欠30万广告费,证据很全,法院3天就发出支付令,客户10天后就打款了。

如果自己催了3个月还没结果,别硬扛,找专业机构,但要“选对”。比如“应收账款保理”不是随便找保理公司,要找“有行业资源的”。比如做医疗设备的,找专门做医疗行业保理的公司,他们知道医院的付款周期(比如公立医院一般6个月),能帮你更快拿到钱。还有“债务置换”如果客户有资产(房产、货物、股权),可以协商用资产抵账,但要注意“估值”。比如客户说“我有一批钢材,值20万,抵给你吧”,要先查市场价格(比如现在1吨3000元,客户有50吨就是15万),然后说“李总,钢材我可以要,但市场价格是15万,剩下的5万您得补现金,或者钢材按15万算,剩下的5万分2期付”。别接受“流动性差的资产”比如客户的厂房,变现需要时间还要交税费,不如要现金或易变现的货物(比如钢材、家电)。我之前帮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做债务置换,客户用一批电机抵账,电机市场价格12万,客户拖欠15万,我们让客户补了3万现金,然后把电机卖给另一个客户,很快变现了。

别等烂账出现才着急,提前预防更重要。比如签合同的时候加“逾期利息条款”不是要赚利息,是让客户觉得“逾期成本高”。比如写“若乙方未按约定时间支付货款,应按日万分之三向甲方支付逾期利息”,这样客户逾期1个月,就要多付4500块(比如50万货款),比催10次管用。还有“阶段性付款”把货款分成几期,比如“预付款30%,发货前付50%,验收后付20%”,这样即使最后一期拖欠,损失也只有20%,不会让整个订单赔进去。我之前帮一家家具企业改合同,把原来的“验收后付全款”改成“预付款30%,发货前付50%,验收后付20%”,结果逾期率从40%降到了10%。还有“定期对账”每月10号固定给客户发对账单,让客户确认,比如用企业微信发:“王姐,这是11月的对账单,麻烦您确认一下,没问题的话回复‘确认无误’,谢谢”,这样后期客户想赖账,你有对账记录。

催款人的“心态”比技巧更重要。别觉得催款是“求客户”,也别觉得是“逼客户”,要站在客户的角度说话。比如客户说“最近资金紧张,再等等”,可以说“我理解您的难处,我之前有个客户也是做建材的,上个月资金紧张,我们帮他做了3期付款,他这个月就缓过来了,您看要不要试试?”这样客户觉得你是帮他,而不是逼他。还有“坚持跟进”不是每天打电话催,而是每周固定发个提醒,比如“张哥,最近怎么样?您那边的付款进度有没有消息?要是有需要我帮忙的,随时说”,让客户觉得你重视,但不烦。我之前帮一家食品企业催款,业务每周五下午发一条这样的消息,客户过了2周就打款了,说“你这么坚持,我也不好意思拖了”。

烂账不是“拖出来的”,是“没找对方法”先分层,再用场景化对账堵借口,用利益绑定拉近距离,用法律工具给压力,最后用预防技巧避免再发生。这些技巧不用复杂流程,不用找关系,照着做就能把钱收回来。催款的核心不是“让客户怕你”,是“让客户觉得‘早付款对他有好处’”把这个逻辑打通,烂账自然越来越少。